返回顶部
五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全文)
来源:五原县政府 发布时间:2022-02-17 10:02 作者:五原县政府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9日在五原县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五原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樊  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全县各族人民一道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谱写了“千年古郡、大美五原”的精彩华章!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末的88.2亿元增加到115亿元,年均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8098元和16634元增加到35786元和24040元,年均增长6.2%和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5.6亿元增加到28.1亿元,年均增长2.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8亿元。成功承办世界向日葵产业高峰论坛、全国盐碱地改良等大型现场会议52个,荣获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区级以上荣誉204项,五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抓重点、补短板,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1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县摘帽、村退出、人脱贫”目标顺利实现,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完成,“散乱污”企业长效整治,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四控”行动全域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化。聚焦防范风险和债务化解,累计完成化债21.72亿元,金融市场全面净化,金融风险安全可控。

(二)强产业、促融合,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全面起势。完成高标准农田配套45.2万亩,盐碱地改良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建成农牧业园区138个,葵花、肉鸡、肉羊、果蔬、玉米等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奶羊、生猪、肉牛、中草药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种养加”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获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建成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17个,农产品检测中心获得自治区“双认证”资质,金草原18款羊肉产品获准“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五原小麦、五原向日葵入选中国区域农产品品牌名录,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增土地规模流转22万亩、土地托管38万亩,中化、蒙徽缘等一大批示范引领、联结紧密的新型主体竞相发展,成为国家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获评全国乡村振兴试点县。工业经济取得突破。工业园区成功晋升为自治区级园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园企业145家,盘活新建项目23个,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前景看好,外贸出口创汇6.2亿美元。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4.7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3亿元,金麦提升、东创农机等42个项目竣工投产;三瑞农科、大丰粮油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承办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会;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成为全县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带动就业最多的产业化项目。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电商产业园冷链、保鲜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便民邮路覆盖全域,获评全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葵花公园、黄河谣、科普养殖园建成开放,“天赋河套·五原印巷”建成招商,河套农博园、抗战纪念园晋升国家4A级景区,“黄河至北”地理坐标获准国家批复,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三)夯基础、提品质,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八横八纵一环”路网全部贯通,城镇化率由44.1%提高到50%;市民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22个公建项目全部建成,市政配套更加完善;39个老旧小区、2430户棚户区、4172户平房区改造全面实施,全力推动“入住难”“回迁难”“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建成高品位公园广场37个,园林向园艺迈出坚实步伐;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成功创建全国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区文明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构建,户改厕率达到86.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新增造林11万亩、经济林2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20公里,创建美丽庭院1.1万户,782个村组全部建成美丽村庄,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2018年以来累计民生支出91.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2.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1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迁建,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开,五原一中实现近30年“北大”录取零突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新冠肺炎和鼠疫防控有力有效;县医院迁址新建,17所乡镇卫生院、8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国家验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融媒体中心建成启用,乌兰牧骑组建成立,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平安五原”“法治五原”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网格化+微治理”深化推行,“七五”普法顺利验收,“明厨亮灶”全域覆盖,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全区领先,信访秩序、治安秩序持续向好,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人民武装、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作不断进步,获评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区双拥模范县,工青妇、残联红会、老干部工作有声有色,五原老年大学获评全国最美老年大学,税务金融、审计统计、党史档案工作扎实开展,驻县部队、驻县单位、各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促改革、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政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政府系统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获评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建议和提案办复率100%,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党政机构、事业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商事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梳理权责清单6949项,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870项,“12345”政务热线平台启动运行,实现线上线下“一窗受理”、重大项目直通快办,营商环境综合考评位居全市首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区领先,成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改革试点县。

各位代表、同志们,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去,国家和区市给予的众多荣誉和奖励,彰显了县十七届一次人代会以来全县发展的丰硕成果,印证了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非凡历程,五原这方热土,焕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在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政府、县委坚强领导,县人大、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五原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新产业、新动能不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薄弱。二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不快,城市基础配套不完善、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高,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三是税源短缺、财政增收乏力,发展建设、债务化解、“三保”等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四是项目争取引进不够精准,缺少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对经济发展、财政贡献的拉动力不强。五是部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不高,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不足,勇于创新、奋勇争先的意识削弱,“慵懒散”问题依然存在;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缺乏直面担当的勇气和韧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坚决遵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出了十个“坚持”、四个“必须”的重要论述,引导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荣光。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讲大局、担使命内蒙古必须肩负起、履行好“五个重大政治责任”;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两个维护”是政治原则,依靠人民是力量源泉,科学务实是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锲而不舍是不竭动力,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旗帜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民生决定民心、作风决定作为”。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更是五原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五年。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五原发展新篇章。

奋斗目标是:

──政治能力实现新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提高。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生态优势更加彰显,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文明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主要任务是:

一是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在筑屏障、优环境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是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夯基础、优结构、兴产业中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高效发展,推进农业集约化、品牌化、社会化;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庄长效管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农村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聚焦产业优化升级,在引项目、强保障中壮大发展实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大项目争取引进力度,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融入自治区“两个基地”建设。

四是聚焦城市更新行动,在强功能、提品质中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美好家园。

五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在促改革、提效能中增添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财政金融改革,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推进诚信五原建设。

六是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惠民生、保稳定中顺应人民新期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就业创业优先,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推进健康五原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各位代表、同志们,百舸争流,奋勇者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国家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有历届县委政府长期奋斗积淀的坚实基础,有勤劳智慧五原人民的接续奋斗,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团结拼搏、不懈努力,“十四五”期间,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篇章!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生态保护、乡村振兴、项目争取引进、城乡一体建设、社会民生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五原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全流域治理。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稳定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终端,加快推进尾水人工湿地净化项目,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站5个,完成塔尔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天吉泰污水处理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黄河河道治理和险工加固,加大排沟清淤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监管频次,确保河湖渠沟干净、整洁、畅通。

二是突出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技改、清理整顿违规项目、绿能置换等方式,腾出用能空间,确保能耗“双控”达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创建,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模养殖企业粪污达标处理、土壤分类管控等重点领域,落实环评正面清单制度,提高监管能力水平。全面规范砂石料场划行归市,遏制“散乱污”企业滋生反弹。常态推进农村秸秆禁烧、城区烟花爆竹禁燃、餐厨油烟和建筑扬尘治理,加强散煤销售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五原加快农业发展的绝佳机遇,我们要在思想上、政策上、资金上、科技上、人才上、作风上,拧成一股绳、汇聚一股劲,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争当全区乡村振兴排头兵。

一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用好全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持续完善28个扶贫产业园功能要素,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二是抓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内蒙古建设两个基地”“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重要指示精神,以全区农区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建设河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新建续建高标准农田12.7万亩,建成新公中3.5万亩农业公园,融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做好改良后盐碱地措施跟进、指标监测,为全区全国提供经验。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围绕要素集聚,整合资金项目、科技服务、金融支持向园区倾斜,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补齐园区功能弱项和基础短板,实现园区产业优化、效益突显、百姓受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种养加”结合,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建成运行国家向日葵产业集群项目,积极筹备世界向日葵大会,建设中国向日葵城;集中精力,专班推进,力促润海源二期8000万只屠宰加工、5万吨熟食、2.4万吨有机肥等项目年内投产运营,建设中国肉鸡城;扩大钢架拱棚建设规模,推广“一年两茬”种植,增加麒麟西瓜、糯玉米、西甜瓜、辣椒、花菇等优质果蔬面积,建设塞外果蔬城;新建肉羊规模养殖园区6个,培育提升示范户625户,新增肉羊出栏10万只,建成羊肉小镇、国家级胡羊核心种羊场,稳步增加奶羊饲养量,发展壮大玉米、肉牛、鸵鸟、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实现果变汁、菜变肴、肉变串、产业群变产业链,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是抓人才振兴,强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动力之源是科技创新。突出人才引育,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政府刚性投入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落实金融、基建、保险等补贴政策,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引进一批专业、急需、高端人才,培养一批创业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深化“科技兴蒙”行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建设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大学2个专家工作站。整合现代农牧业服务中心、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等服务力量,精准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次),培育新农民400人,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身边典型。突出品牌创建,借势“天赋河套”品牌影响力,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严格执行品牌标准,力争更多产品获准授权。新认证国家绿色、有机产品5个。推进五原向日葵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快金草原“蒙字标”品牌申报。突出品种优化,坚持“育繁推”一体化,鼓励三瑞农科、金草原、美番了等企业开展种业振兴技术攻关,在葵花病害防治、肉羊品种改良、优质果蔬提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支持金麦提升、东创公司开展农机装备、智能化机械研发。突出品质提升,加强土地管理、田间管理、“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深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发放制度,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建设万亩特色有机瓜菜种植基地,百万亩绿色葵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百万只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

四是抓文化振兴,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加强文化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河套文化的价值内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新途径,完善升华党员星级管理、“敬老孝星”“精巴媳妇”“道德红黑榜”等品牌活动,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推进文化惠民,加强乌兰牧骑队伍建设,丰富新时代乌兰牧骑服务内容,开展送文化下乡不少于100场。推动“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全民阅读、电影公放等服务功能下延,高标准建成古郡诗词文化园,承办好第四届中华诗人节。规范运行市民活动中心,完善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村道自行车赛、农民丰收节等文体赛事,积极创建国家级“河套民歌之乡”。

五是抓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全域推进农业“四控”。探索推行“田长制”,围绕“控肥增效”,规范提升19家智能配肥站,推广有机肥、新型肥料应用119万亩。围绕“控药减害”,建设绿色防控125万亩、统防统治105万亩,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考核机制,实现全域回收。围绕“控水降耗”,实施引黄滴灌、黄河水直滤、二次澄清滴灌等高效节水项目20万亩。围绕“控膜提效”,全覆盖推进国标地膜应用,健全残膜“谁使用、谁回收”激励保障机制,破解残膜回收难题。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集镇、村庄、园区“三位一体”,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造林、育林、管林“三措并举”,完成新植补植2.8万亩,实施好黄河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推广鸡心果、红绿早熟梨等高品质树种,让绿色成为五原最亮丽的底色。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统筹绿色生态、乡土特色、生产发展,修编完善村庄规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户改厕问题整改,健全完善后续护用机制,确保建成一户使用一户,大幅提升农民满意率。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68公里,完成包银高铁五原段征拆尾留工作,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巩固美丽庭院建设成果,常态化推行“437”村庄管护机制,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建成新公中永联康养新居,启动塔尔湖联丰新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用足用好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项目资金,对全县已完成搬迁的旧村及时立项,逐步复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六是抓组织振兴,健全完善综合服务体系。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推广组织化生产。深化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改革成果,推行合作社“五星级”管理、“五有五化”建设,高质量培育合作社100家。健全完善土地有序流转机制,因地制宜规模化流转土地38万亩,保障农民可持续受益。拓展组织化服务。创新推广蒙徽缘土地托管、中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60家,服务面积80万亩,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开展种植收入、“活畜”抵押等试点保险,推行订单农业价格指数保险,最大限度避免“菜贱伤农”“畜贱伤牧”。健全完善订单合同、种养托管、股份合作等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组织化治理。深化推行村民小组“网格化+微治理”,充分激发村组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巾帼志愿队等“微组织”活力,持续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三)全力扩大投资,增添高质量发展动力。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项目争取是扩大投资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引进。坚持年年都是项目争取年,全面落实项目争取奖励办法。紧盯上级政策导向,瞄准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统筹发展需求、现实需要、财政实际和受益范围等因素,做实国家投入项目规划编制,动态管理项目储备库,广泛获取信息,主动赴呼进京联络对接,做到普惠政策必保,特殊政策力争;做精地债资金项目策划包装,及时捕捉上级政策和资金信息,找准争取方向和突破口,最大限度争取一般地债和专项地债资金,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优招商引资项目库,开展精准招商、专项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统筹延链补链强链、整合改造提升,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全力推进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投产运营,加快公司主板上市进程。多措并举推动中能科技30万吨玉米制乙醇项目,建成运行大丰粮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力促美番了黄柿子深加工示范园、中储粮仓储、金富河调味品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轩达食品、公仁宏、诚信粮油等6个项目完成技改,在工业绿色高效循环发展中,实现增税强县、增收富民。

三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编制完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建成纬三路、纬六支街,推进园区土地收储,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依法依规清理闲置土地,想方设法盘活未运行企业,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严格按照规划布局产业、审批项目,确保项目摆布科学、土地供应合理、履约监管到位。加强园区管理,延伸执法触角,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全面规范园区秩序;启动实施工业园区集中供气供热工程,继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四)全力繁荣第三产业,培育产业转型新动能。三产服务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必须大力培育新业态、拓展新领域、彰显新特色,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质量提升。

一是提升电商物流业。坚持农商互联,拓展电商应用领域,制定完善河套电商产业园建设方案,提升整体运营水平。推进电商与乡镇合作,建设优质稳定供应链基地;大力推广直播带货、网店直销等营销方式,扩大交易规模;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线上产品,推动电商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优化乡村农贸市场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田间地头小型仓储冷链设施,完善乡村物流体系,畅通货物进城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二是发展全域旅游业。坚持农旅融合,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企业,高质量启动运营“天赋河套·五原印巷”文旅创意园。充分挖掘河套文化资源,加快推动《黄河至北向东流》大型电视剧开机拍摄,2023年春节前播出。持续提升河套农博园、抗战纪念园、葵花公园、塔尔湖联丰等景区内涵,优化精品线路,争取纳入区市重点旅游布局;拓展文旅公司业务承接,办好旅游节庆活动,积极融入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

三是做优金融和信息化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服务更“贴地气”,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推进“智慧五原”建设,加快5G规模组网和商业化应用,推进“互联网+基层微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抓好河湖长制追溯查询、田间自动配水、测土配肥等“智慧农业”,建成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推进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提升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服务功能,实现民生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提升生态宜居品位。城市是人民居住的城市,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更是民生品质最直接的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建设有靓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幸福美丽家园。

一是严格规划编制执行。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因城施策”,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公共服务设施、绿道、停车及慢行系统等专项规划,促进“多规合一”。严格规划执行监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统筹,加快完成金桥御府、聚锦风华等房地产项目,积极推进西区土地收储、房屋征收等尾留工作,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创造条件。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千方百计加快已开工棚改项目建设进度,优先保障回迁安置;强化旧城改造项目审核监管,结合居民意愿、企业实力审慎推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改造老旧小区2个、平房区283户,硬化居民巷道72条,维修改造市政道路5公里,新改建给排水管网6.7公里,合理增设城区停车位700个。谋划启动城区引黄供水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场新建工程和固废渣场建设,优化升级园林苗木驯化基地,完善公园广场基础配套,精心建设一批“口袋公园”、绿色步道等特色休憩空间,提升城市品位。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划行归市、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管理难题。深化社区“微治理”,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维护,消除管理盲区,构建部门联动、常态监管、和谐执法、精细服务、全员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居民公共文明引导和公约自律,营造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是集中开展矛盾化解。启动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集中化解年”行动,加大司法介入,专班专项推进,严厉打击拆而不建、一房多卖、非法抵押、非法融资、恶意欠薪等违规违法行为,想方设法盘活“烂尾”项目,以磐石般的决心解决“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等民生痛点,争取利用一年时间取得实质性成效,给老百姓一个交待。围绕给水排水、供热供气、背街巷道、停车出行、物业管理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集中力量、全面整治,及时回应人民关切。

(六)全力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创新发展活力。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我们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人民。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三项改革”任务,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安“两队一室”改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扎实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支持民营企业28条措施,落实减税降费、惠企利民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推行重大项目包联机制,探索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完善基层便民中心和代办点服务功能,让更多事项“就近能办、少跑快办”。强化契约精神,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每一位企业家都能在五原安心投资、顺心工作、舒心创业。

三是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扩大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覆盖面。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抓好国家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改革,重点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全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全面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土地承包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七)全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要以更有温度和厚度的民生,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更加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新创业,扎实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支持创业带就业、灵活就业。积极推广“一网通办”就业服务,持续加强“四位一体”云平台应用,科学运行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就业培训700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2.45万人。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好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推进社区职业薪酬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健全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体系,统筹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二是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战略,完善出台相关意见办法,构建更加科学良性的教育发展机制。完成五原一中新校区搬迁办学,旧校区启用“九年一贯制”学校,彻底解决大规模、大班额问题。坚持“外引内树”相结合,通过名师培养、名校合作、激励兑现“三种方式”,创新教师招聘、职称评聘、考核评价“三项机制”,大幅提升教学质量。持续加大校园安全整治,维护师生尊严和安全。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三是扎实推进“健康五原”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抓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强中蒙医院、妇幼医院、社区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常态开展名医专家坐诊,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成吉康医养院,推进“医养结合”,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四是全面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构建“大安全”格局。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雪亮工程”县域覆盖,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创建智慧型平安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巩固提升信访维稳“百日攻坚”成果,建立集源头防控、纠纷化解、应急处置为一体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持续开展治安秩序“提升”、交通秩序“整治”、公益诉讼“行动”、信访难题“化解”、执行难题“破解”、行业乱象“治理”六个专项行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五原。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五是办好民生实事。围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公开征集、充分研究,初步确定候选民生实事12件,提请代表票决。我们将全力推进,全部兑现,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八)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创新局面,走好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一是心系“国之大者”,加强政治建设。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市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二是秉持“依法公正”,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向县委常委会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来信。坚持政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开展务实管用的“八五”普法教育,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三是笃定“干字当头”,加强作风建设。把狠抓落实放在突出位置,炼就“铁肩膀”,挑好“硬担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将事关五原未来发展、群众关心关注的各项事业抓住、抓牢、抓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培养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做到工作快落实、项目快推进、问题快解决、目标快完成。健全效能督查、跟踪问责、绩效考评体系,推行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是激扬“正气清风”,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压减“三公”经费,优化支出结构,稳妥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党内监督,健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被这片土地滋养、被这方人民养育。回首五原的发展历程,各项事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展望五原的美好未来,蓝图绘就,惟有紧紧依靠人民,与全县人民共同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在全面开启新征程中,为实现五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两个维护”: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3.“散乱污”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4.“四控”行动: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

5.“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6.“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7.“四个必须”: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8.“五个重大政治责任”:一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二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建设好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建设好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四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是守卫祖国北部边疆,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9.“两个基地”: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10.“碳达峰”: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11.“碳中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

12.“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13.能耗“双控”: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

14.“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

15.“437”村庄管护机制:实行政府主导、乡镇监管、村级负责、村民自治的“四级联动”管理模式;坚持城乡规划一体化、执法一体化、环境整治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化”管理原则;实行1套机制、1名保洁员、1辆保洁车、1个垃圾收集点、1座公厕、1组垃圾桶、1组场面的“7个1”管理机制。

16.“五有五化”:有队伍、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有保障和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

17.“四水四定”:城市发展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

18.公安“两队一室”改革:基层派出所执法办案队、社区警务队、综合调度室警务运行机制和勤务模式改革。

19.“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0.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21.“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事项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22.“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产生的消费。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