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五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全文)
来源:五原县政府 发布时间:2022-02-17 10:02 作者:五原县政府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9日在五原县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五原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樊  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全县各族人民一道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谱写了“千年古郡、大美五原”的精彩华章!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末的88.2亿元增加到115亿元,年均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8098元和16634元增加到35786元和24040元,年均增长6.2%和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5.6亿元增加到28.1亿元,年均增长2.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8亿元。成功承办世界向日葵产业高峰论坛、全国盐碱地改良等大型现场会议52个,荣获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等区级以上荣誉204项,五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抓重点、补短板,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1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县摘帽、村退出、人脱贫”目标顺利实现,扶贫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完成,“散乱污”企业长效整治,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四控”行动全域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化。聚焦防范风险和债务化解,累计完成化债21.72亿元,金融市场全面净化,金融风险安全可控。

(二)强产业、促融合,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全面起势。完成高标准农田配套45.2万亩,盐碱地改良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建成农牧业园区138个,葵花、肉鸡、肉羊、果蔬、玉米等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奶羊、生猪、肉牛、中草药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种养加”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获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建成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17个,农产品检测中心获得自治区“双认证”资质,金草原18款羊肉产品获准“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五原小麦、五原向日葵入选中国区域农产品品牌名录,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增土地规模流转22万亩、土地托管38万亩,中化、蒙徽缘等一大批示范引领、联结紧密的新型主体竞相发展,成为国家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获评全国乡村振兴试点县。工业经济取得突破。工业园区成功晋升为自治区级园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园企业145家,盘活新建项目23个,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前景看好,外贸出口创汇6.2亿美元。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74.7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3亿元,金麦提升、东创农机等42个项目竣工投产;三瑞农科、大丰粮油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承办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会;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成为全县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带动就业最多的产业化项目。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电商产业园冷链、保鲜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便民邮路覆盖全域,获评全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葵花公园、黄河谣、科普养殖园建成开放,“天赋河套·五原印巷”建成招商,河套农博园、抗战纪念园晋升国家4A级景区,“黄河至北”地理坐标获准国家批复,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三)夯基础、提品质,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八横八纵一环”路网全部贯通,城镇化率由44.1%提高到50%;市民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22个公建项目全部建成,市政配套更加完善;39个老旧小区、2430户棚户区、4172户平房区改造全面实施,全力推动“入住难”“回迁难”“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建成高品位公园广场37个,园林向园艺迈出坚实步伐;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成功创建全国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区文明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构建,户改厕率达到86.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新增造林11万亩、经济林2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20公里,创建美丽庭院1.1万户,782个村组全部建成美丽村庄,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2018年以来累计民生支出91.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2.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1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迁建,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开,五原一中实现近30年“北大”录取零突破,全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