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服务 > 新农村建设
五原县盐碱地改良再造一个河套米粮川
来源: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31 09:10 作者: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土地是农民和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有力支撑。古郡五原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国家气象局认证的“黄金农业种植带”上,土地总面积374万亩,耕地面积230万亩,引黄灌溉。但受气候因素、灌排设施、耕种方式等影响,特别是年引黄灌溉9.7亿方,排出1亿方,致使30万吨左右盐分滞留,“盐随水来、水去盐存”,形成了123万亩盐碱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3.4%(其中:轻度盐碱化耕地40.3 万亩;中度盐碱化耕地43.6万亩;重度盐碱化耕地 39.2 万亩),严重影响着生态修复、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8 年,五原县实施了 5 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申请自治区项目1.2 亿元,市配套0.3 亿元)。

一是农田配套工程

大破大立完成农田建设4.75万亩、滴灌节水工程4500 亩、实施农防林1200亩、硬化道路20公里,“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林成行”现代化生态田园布局已初步形成。

二是盐碱地改良工程

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因地制宜实施“五位一体”工程5万亩 (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叠加措施实施暗管排盐5600亩、“上膜下秸”2000亩。

三是技术展示工程

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水盐自动监测和大数据分析。设置轻度、中度、重度试验区,安排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 17 家科研院所、30多位专家开展22个试验研究课题,73家企业的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因地制宜试种抗盐牧草新品种30个。围绕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项目区引进河北硅谷、北京本农等14家企业,流转土地1.1万亩,集中开展耐盐牧草种植、麦后复种、有机肥对比等多种试验示范项目。





项目区通过实施盐碱地改良技术,土壤pH值降低0.2,全盐含量降低1.6g/kg,有机质提升0.2个百分点,耕地质量普遍提高1-2个等级;土地增产20%,亩增收200元,节肥327.6吨,减药2.6吨,节水230万立方,农膜当季回收率达到85%以上。





截至2020 年底,五原县依托各类项目完成盐碱地改良39.51万亩(其中2016年11.5万亩;2017-2020年28.01万亩)。据测算,全县123万亩盐碱地全部改良后,可年均实现增地9万亩、增产3000万公斤、增收2.2亿元,节水1.2亿方、节肥2583吨、节药24.6吨、残膜回收85%以上。

经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专家团队研究论证,河套地区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3534元),可将耕地质量平均提高2-3个等级,可新增耕地50万亩,粮食产能从目前的70亿斤提高到120亿斤,相当于再造一个河套。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