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动态
五原县:生态画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来源: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25 10:09 作者:五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小: [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创新之路,做好“生态+现代农业”“生态+新兴工业”和“生态+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努力打造生态家园,筑牢绿色屏障,壮大绿色经济,绘就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厚植生态底色 构筑大美家园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五原县的782个村组完成了“美丽蜕变”,村居整洁,道路平坦、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墙绘绚烂,五原乡村大地一村一落皆是景,生机盎然,风光无限。深秋时节,流连于五原的乡间小道,金色田园更显诗情画意,累累硕果散发出幸福的味道,环境美,日子好,村民们喜笑颜开……提升绿色“颜值”,打造宜居生态城市,在五原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的昔日美好愿景如今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近几年,五原县建成37个高品位公园广场,县域林地总面积达到48.9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021年,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4.8%,同比上升2.7%。“生态绿”成为五原县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厚重、最坚实的底色。

俯瞰五原城区。(摄影:刘九维)

“要坚持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着力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五原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清晰,行动有力。近几年,五原县强力治污水、铁腕清“四乱”、沿河布绿带,下大功夫抓好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四控”行动全域推进,点源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动,5万盐亩碱地改良成效显著,230万亩耕地完成一轮配套,粮食安全重任紧抓在手……上下同责、凝心聚力,五原县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做好“生态+”文章 激活发展新动能

走进五原县塔尔湖镇联丰村,1000余亩的设施农业产业园,870栋钢架大棚规划整齐、配套完善,设施农业、林果产业给当地农民带来好“钱”景。依托资源优势,塔尔湖镇联丰村把农业、生态和旅游充分结合起来,建起特色养殖科普教育园、黄河谣和慧琴农家乐等景点,当地政府积极鼓励引导有意愿的脱贫户开设民宿、农家乐、采摘园,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品尝地道的农家菜,采摘新鲜的水果,住着有故事的民宿,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联丰村日最高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年接待游客量达10万余人。从魅力颜值到美丽经济,五原县塔尔湖镇联丰村打造了好样板,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塔尔湖镇联丰村、天吉泰镇二合永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村庄的辐射带动,五原县的乡村旅游现已走上发展快车道。

五原县塔尔湖镇联丰村。(摄影:刘九维)

依托自然生态、乡村景观、湖海风光、特色农畜产业和悠久历史文化,五原县还精心打造了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抗战纪念园、“天赋河套·五原印巷”文创园、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特色景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试点县。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群众增收致富道广路宽,五原县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底气足,势头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五原县在绿色农业上积蓄能量,做足文章,跑出“加速度”。在五原县隆兴昌镇的黄柿子产业园,金灿灿的黄柿子挂满枝头,这里种植的黄柿子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得消费者喜爱。园区里141座大棚,黄柿子年产量达150万斤左右,年收入达200多万元,黄柿子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除了黄柿子,五原县的灯笼红香瓜、糯玉米、麒麟西瓜、花菇、辣椒等特色产业和葵花、玉米、小麦等主导产业也形成了绿色高效的发展模式,当地农民依靠现代农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黄柿子丰收,农民喜笑颜开。(摄影:刘九维)

为推进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五原县还建设了黄柿子汁、辣椒酱、羊肉小镇等原材料就地加工项目,并积极培育三瑞农科、金草原、大丰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工业向科技型、集约型、环保型转变。把市场做活、品牌做响,五原县汇聚电商平台优势力量,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让五原农产品香飘全国各地。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