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五原县人民政府 工作报告2019年(全文)
政府办发
字体大小:[ ]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9日在五原县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五原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广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县政府在市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8亿元,增长5%;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亿元,超额完成年初3亿元的目标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亿元,增长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380元和19600元,增长7.2%8.1%;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5亿元。圆满承办了全国北方农业绿色生产、全区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23个现场会,荣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等115项殊荣,农业发展提档升级,工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民生持续加强,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势头强劲。

一年来我们精准发力抓重点、补短板,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聚焦防范风险和债务化解,净化金融市场,规范投融资行为,金融风险安全可控,全年化债6.3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8%聚焦精准脱贫,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县摘帽、人脱贫”目标顺利实现,各级考核督查发现问题全部整改,“清零达标”扎实开展,以复兴为代表的易地搬迁拆旧复垦加快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解决,22个扶贫产业园带动4064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代表自治区接受国务院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有效整改,环保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燃煤小锅炉、“散乱污”企业有力整治,建筑扬尘、餐厨油烟常态监管,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砂石料厂划行归市等环保难题加快解决;水源地保护工程迁址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稳定运行,人工湿地缓冲带建成完工,点源污水“零入海”如期完成,农业“四控”全域推进,面源污染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立足一二三产融合,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多点突破,高标准配套农田12.8万亩、整治河滩地2.5万亩,实施新公中盐碱地改造5万亩,新增造林1.1万亩、经济林5800亩,新改建农村公路118公里,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建成138个现代农牧业园区,成为乡村振兴、三产融合、招商引资、科技示范、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农村改革、农企利益联结的重要平台。建设启用7个博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三瑞向日葵院士工作站通过评审,水锈、列当防治成效明显;“菜单式”培训农民4万人(次),培育“农创客”102名,推广新品种88个、新技术21项,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3个,灯笼红香瓜、五原黄柿子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小麦产业园获批自治区首批现代农牧业产业园,金草原18款产品获准“天赋河套”品牌授权,入选中央党校、京西宾馆指定供应商。培育蒙徽缘、鹏龙机械等示范合作社59个,认定家庭农牧场41个,规模化流转土地15.8万亩,订单收购、务工合作、土地托管、放母收羔等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三瑞农科成为全市近8年唯一新晋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和科技局获评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工业经济取得历史性突破,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通过自治区评审,各类专项规划同步完善,96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稳定运行,外贸出口创汇1.5亿美元,投资28.3亿元的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和投资11.8亿元的中能玉米制乙醇、高蛋白饲料项目快速推进,工业发展发生质的变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电商产业园冷链、保鲜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乡村“货的”覆盖全域,财弟公司规范运行,供应链建设、视频营销初见成效,获评全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区示范性众创创业支撑平台。深化文旅融合,抗战纪念园4A级景区申报成功,黄河谣、特色科普养殖园建成开放,葵花公园内涵提升,“天赋河套·五原印巷”文旅创意园加快建设,葵花节、丰收节、乡村旅游节、烤全羊节等活动精彩纷呈,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塔尔湖联丰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创建样板村。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强基础、提品位,“三城同创”成果显著。全区文明城创建成功,全国卫生城通过公示,全国园林城通过验收、正在公示。启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机制有效落实。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10个棚改尾留项目加快建设,1.4万户房产证办理遗留问题妥善解决,瑞京摩尔城建成运营;市民活动中心、党校教学楼主体完工,政府自建回迁安置小区进展顺利;新建续建新华路北段、团结路中段等城区道路7条,改造背街小巷88条、老旧小区7个、非成套住宅1000户,新改建供热排污管网36公里、垃圾转运站8座、水冲公厕11座,市政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坚持街道、公园、小区融合绿化,新增绿地面积224亩,完成17个街角绿化改造,园林向园艺不断迈进。有效整治城区私搭乱建、店外经营、乱停乱放,常态开展精细化保洁,持续提升物业质量,城市管理全面加强。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设垃圾转运站9个、污水处理厂(站)15个,建成水冲公厕54座、美丽庭院600户,完成户改厕1.6万户,启动11个粪污集中收集处理站、永联村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437”村庄管护长效机制常态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被列为全区“十县百乡千村”试点县。

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高。民生支出22.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9%坚持教育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力度空前,一中迁建加快推进,第二小学、县幼儿园完成搬迁,2所幼儿园、8个足球场馆建成使用,新聘教师215名,多渠道培训教师9000人(次),教学条件全面加强。推进“健康五原”,深化“三医”联动,医共体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健全完善,23名医技人员应聘上岗,县医院、骨科医院建成完工,吉康医养院开工建设,银定图、沙河卫生院完成搬迁,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接受验收,获批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突出文化自信,基层意识形态责任制全面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全国试点,自治区试点融媒体中心建成启用,新闻外宣全市领先,网络舆情妥善处置;“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成果不断深化,乌兰牧骑送文化下乡100场次,县级体育场投入使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开工建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圆满承办全区村道自行车赛、百县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强化民生保障,就业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398人,农民转移就业2.9万人,考录安置行政事业人员149人,新聘辅警、新闻工作者、乌兰牧骑演职人员177人。城镇困难群众帮扶有力,社会救助、养老等机制健全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稳步提高,退役军人服务全面加强。“平安五原”“法治五原”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村民小组“微治理”成为全区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网格化+微治理”入选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包银高铁启动征拆,“大棚房”清理全面完成,非洲猪瘟、鼠疫疫情成功防控,黄河五原段安全度汛,“明厨亮灶”全域推进,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全区领先,信访秩序、治安秩序持续向好,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蒙文网站上线运行,高娃聚龙合作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人民武装、外事侨务工作不断进步,工会、共青团、残疾人、红十字会、妇女儿童、老干部工作有声有色,税务、金融、审计、统计、档案工作扎实开展,驻县部队、驻县单位、各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我们勇于担当抓改革、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政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全面整改各级各类巡视、督察反馈问题,政府系统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和舆论监督,92件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和来信办复率100%,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成为全区试点。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常态开展,权责清单全面梳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推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建成运行,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审批,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全年为民办事67.2万件,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农企利益联结、土地“三权分置”、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殡葬惠民、集体产权、耕地轮作等试点改革成效明显,党政机构、乡镇机构、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圆满完成,成功承办全区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

同志们,积力所举,无往不胜;众智所为,无所不成。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能够稳中有进、逆势而上、重点突破,在竞相发展的局面下,多项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实属不易。这是县委指航定向、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五原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刚闭幕的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七次全委会和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精准定位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标对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治理能力等“短板”问题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效果欠佳,葵花、肉羊、果蔬等主导产业品质、效益、规模提升不明显,特色产业面临着规模小、不成形、不稳定等难题;农业园区建设布局不集中,内涵要素不丰富,新技术、新品种、新要素运用水平低。农业标准化、可追溯体系不健全,新型农牧业主体引领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农村金融保险体量小、范围窄、风险分散机制不成熟。二是农畜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企业多而不强,大都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工业“短腿”的局面没有彻底扭转。三是市政设施不配套、棚改建设不彻底、回迁安置不及时等问题依然困扰。四是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发展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教育教学质量、医疗诊疗水平、群众的文明意识、公德意识、守法意识亟待提升。五是发展建设、财政收支、债务化解的矛盾日益显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六是部分党员干部小胜即满、小富即安、小成即止,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使命要有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河套灌区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的质量提上去”,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五原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凝聚一切力量,用好一切资源,创造一切条件,以更高标准、更大担当,奋力谱写五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一个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发展方向”,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个战略定位”,即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创建“一市五区”,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打赢“三大攻坚战”,即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推进“一个振兴”,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一个目标”,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群众。

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三大攻坚战是必须守好的政治底线,我们要以攻坚必胜的信心,全力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口”

第一,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绝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聚焦各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实现见底清零;聚焦精准,严格落实“四不摘”政策,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全面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聚焦产业扶贫这个根本,推进27个扶贫产业园建设,完善联动机制,创新增收模式,以扎实的基础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大力推进百里“沿黄沿排”贫困带农田配套和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开发护林员、养护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全面推行“厂房式”“居家式”“钟点式”等就业扶贫模式,建成扶贫车间10个,创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示范县。统筹贫困边缘户增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巩固脱贫成果走在全区全国前列

第二,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扎实推进自治区生态环保“十项行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源头防控,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砂石料厂划行归市,拆除燃煤锅炉4台,淘汰粘土砖厂16家。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县域河湖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完成污水处理收费改革,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加强水质监测,发挥人工湿地净化功能;加快隆兴昌镇新水源地、东部五乡镇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推进套海、新公中等7个污水处理厂和村级小型污水处理终端建设,确保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实施农业“四控”100万亩。推广“纳米膜”堆肥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技术,建设智能测土配肥站12个,培育科学积肥堆肥示范组50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无害化处理,残膜当季回收率达到80%。推行“镇有试点村、村有示范组、逐步全覆盖”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探索中仁环保垃圾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可回收垃圾市场化、有机垃圾资源化、其他垃圾分类化、有害垃圾减量化,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五原的生态底色,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第三,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金融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金融诈骗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辩证看待化债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减存量、控增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通过调整政府投资计划、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拓宽化债筹资渠道,有序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按期完成5.92亿元化债任务;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地方债券,特别要高度重视专项地债的争取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推进“七大行动”,实现“三大目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清洁农业、创新农业、项目农业,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全力争创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现代农业全国领先,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创建国家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县。

第一,以要素集聚为抓手,推进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坚持“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围绕“六新”要素,引进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加速园区融合,以隆兴昌镇为中心,加速与新公中、套海、胜丰、和胜、荣丰部分园区有效融合;以塔尔湖镇为中心,加速与银定图、新公中、丰裕部分园区有效融合,带动天吉泰、复兴主动融合发展,打破镇域界限,实现更大范围联动融合。加快园区提质,大力实施“百企百园”工程,围绕要素集聚,提升园区建设品质,将新品种种植推广,新技术应用展示,标准化、规模化、可追溯体系建立作为园区建设重点,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参与种植管理;整合各类资金项目向园区倾斜、科技服务向园区倾斜、金融支持向园区倾斜,真正让园区成为要素集聚、品质提升、品牌树立、就业创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重点建设隆镇锄禾、联星光伏、塔尔湖联丰、新公中永联、天吉泰金草原等30个规模以上园区,培育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产业链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

第二,以三产融合为核心,推进产业体系提档升级。围绕全市“六大产业”先行布局,因地制宜构建具有五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韧性。升级葵花产业,启动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会筹备工作,支持三瑞农科等领军企业,高水平建设葵花科技园、100万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建成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研发抗病增产新品种,培育壮大葵花精深加工、销售出口企业联合体,打造中国向日葵城升级肉羊产业,下定决心在肉羊后续产业上做文章,建设国家级区域性肉羊核心繁育基地,提高肉羊标准化饲养水平,支持金草原等龙头企业,建设种羊繁育场,建成胡羊养殖示范社30个,标准化养殖肉羊30万只;启动力农羊肉小镇建设,力争吸引更大、更好的企业投资肉羊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肉羊三产融合的层次。升级果蔬产业,稳步提高现有温室使用率,完成锄禾二期建设,新建大拱棚5000亩;试种推广麒麟西瓜、西霖蜜瓜、青椒红椒、高油酸花生等新品种,种植各类果蔬20万亩;支持以塔尔湖为中心的重点区域特色果树栽培,建设300亩油蟠桃、700亩红肉苹果、1000亩鸡心果种植园;支持亿宝黄柿子、力华得火龙果等特色果汁生产,建设塞外果蔬城升级肉鸡产业,全力推动润海源1.3亿只雏鸡孵化、8000万只屠宰分割、80万吨饲料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700万只种鸡繁育、60万吨大豆油脂、30万吨粮食仓储、20万吨有机肥、5万吨熟食加工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中国肉鸡城升级玉米产业,积极推动中能公司30万吨玉米制乙醇、27万吨高蛋白饲料项目,力促一期投产达效,二期开工建设,带动百万亩玉米种植,建成全国西部唯一的燃料乙醇供应基地。升级奶羊产业,建设全国顶级的奶羊良种繁育基地,支持乐科君羊、青青草原、蒙天然、华颐乐等公司深度合作,年均扩繁奶绵羊3万只,积极谋划乳品精深加工项目,培育现代农业朝阳产业。力争恢复启动雨润集团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发展一定规模的肉猪养殖,继续支持饲草、肉驴、蛋鹅、鸵鸟、中草药等特色产业,构建形成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综合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突出品牌引领,依托“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这块“金字招牌”,抓好产品认证,提升产品标准,提高产品档次,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严格执行“天赋河套”产品标准和运营机制,争取证绿色、有机产品20个,获准“天赋河套”授权企业3家。借助“天赋河套”总部基地、云仓物流进出港中心、“百城千店万柜”工程,让更多的优质农产进军高端市场,真正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突出品种优化,坚持“育繁推”一体化,大力开展向日葵新品种研发,推广抗列当、水锈品种应用;大力推进优质肉羊改良,奶山羊、奶绵羊改良,提升肉羊品质,培育肉乳兼用的肉羊品种;保护提升优质果蔬,改良黄柿子品种、提纯复壮“灯笼红”香瓜,选育推广红肉火龙果、贝贝南瓜、优质饲草等市场优势明显、丰产性能稳定的品种,实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良种全覆盖,建设全区一流的种子研发基地突出品质提升,坚持“四个最严”,加强土地管理、田间管理、“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强化农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依托龙头企业、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绿色有机瓜菜基地、绿色高端小麦基地、绿色葵花和优质牧草基地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和有机认证示范县。突出科技服务,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和项目建设需要,整合现代农牧业服务中心、院士(博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服务力量,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与科研院所、专家团队、重点院校、重点企业的合作交流,开展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盐碱地改造等技术攻关,争创全区科技引领现代农业示范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实用技术精准培训3.5万人(次),培育实用实效的“土专家”30名、产销示范的“农创客”100名,打造全国一流的“农创园”。积极探索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展规模化订单园区农业价格指数保险,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推广蒙徽缘土地托管模式,建成中化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建设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3万亩,建立土地流转、统防统治、仓储加工、生产托管、金融保险等全程社会化服务。

第四,以优质高效为导向,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高标准实施农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整合各类项目资源,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高标准整治农田17.5万亩,实施盐碱地改造10万亩。高效率利用水土资源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围绕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实施高效节水6万亩,重点建设中以合作园2000亩节水灌溉、蒙徽缘6000亩高效节水、金伯利农庄1万亩水肥一体化项目,因园施策做好“井黄双灌”配套,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施沿黄生态廊道修复工程,发挥沙滩地、盐碱地、撂荒地生态效益,完成5000亩红柳、1000亩沙枣等耐碱耐旱林木种植。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建新拆旧,积极推进旧村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用好国土空间规划和林草一张图变更政策,为承接重大项目留足土地空间,争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提高生活品质为重点,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农村改厕,主推“一格式”经济适用水冲厕,“黑灰水”自然分离,完成户改厕 6400户,确保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健全后续市场化运行维护机制,提升群众满意率;全面落实“路长制”,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争取实施110国道五原段提标改造工程,建设15条高标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路;建设美丽庭院1000户;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深化村民小组“微治理”,常态化推行“437”村庄管护长效机制,创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

第五,以增收增效为目标,推进农企利益联结提档升级。坚持“亩均效益论英雄”,“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县1/3的优质耕地亩均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万元”,在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上下功夫。以国家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契机,健全“五星级”管理,培育农民合作社50个、家庭农牧场60个、新型职业农民500人。依托镇村“土地银行”,县、镇、村三级流转平台,鼓励发展托管经营、出租转包、入股分红、代耕代种等模式,分批次中短期流转经营权,实行土地流转“浮动式”市场估值定价,全年规模流转土地20万亩。综合运用产业、扶贫等政策工具,建立订单合同、科技支撑、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让农民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就业有收入、社保医疗有保障。

(三)突出抓好项目引领,增强经济发展源动力。工业是县域济的“脊梁”,我们必须让产业层次高起来,让企业实力强起来,让项目建设快起来,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第一,加大项目争取引进力度。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乌梁素海流域治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大领域,紧盯上级政策导向,完善两级项目库,提前策划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全力争取项目,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大力开展“招大引强”行动,围绕全县产业布局,开展中介招商、存量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乘胜而为、乘势而上,争取更多、更大、更好的企业入驻五原,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第二,持续增强园区承载力。修编完成园区环评规划、产业规划、水资源论证,完善道路、水电、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打通兴路与212省道连接线。依法依规清理闲置土地,想方设法盘活“僵尸”企业。严格加强园区管理,按照规划布局产业、审批项目,确保项目摆布科学、土地供应合理,履约监管到位,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第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旗帜鲜明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抓手和“一把手工程”,做到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务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以七大主导产业三产深度融合为目标,推动全县加工业提档升级,创建全国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县。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并进,整合改造提升并举,力促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中能科技玉米制乙醇、蒙鸟公司鸵鸟屠宰加工等8个项目投产运营,大丰、轩达、正大等10个项目完成技改,笠峥食品、虹日饲料等项目加快建设,鼓励东创公司研发推广农业机械化、饲养智能化设备,实现工业绿色高效循环发展,力争用几年的时间培育出主板上市企业。

第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全面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直通快办”平台运行监管,加快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不折不扣执行中央支持民营企业28条措施,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在税费融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综合施策,最大限度消除企业陌生成本和隐形壁垒,让企业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能力,打造全区市场准入最优试验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管理、产品等一系列创新,更加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突出抓好三产服务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第三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质量提升,让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一,提升电商物流业发展水平。坚持农商互联,鼓励电商产业园创新发展,强化供应链管理,开发线上销售新产品,拓展网络直播、微视频等新媒体营销方式,探索社群团购模式,改造电商传统产业,提升整体运营水平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配套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等服务功能,启动建设仓储物流基地,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村10个,畅通货物进城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第二,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坚持农旅融合,建成运营文旅创意园,启动联星葵花小镇、塔尔湖研学基地建设,丰富核心景区内涵,抓好旅游景区申报,规范运营文旅公司,优化精品线路,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搭建“旅游网站+社交媒体+APP+在线旅游社区”的智慧旅游营销体系,构建以“天赋河套·五原印巷”为龙头,河套农博园、抗战纪念园、葵花公园、塔尔湖联丰等景区为补充,辐射全县域的旅游格局,建设全区全国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提升金融和信息化服务水平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中心下沉,让金融服务更“贴地气”,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推进“智慧五原”建设,大力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推进“互联网+基层微服务”平台建设,抓好河湖长制追溯查询、田间自动配水等“智慧农业”,推进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建成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实现民生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五)突出抓好共建共享,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我们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城市品位更有“质感”。

第一,坚持高标准规划。面落实“因城施策”,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公共服务、综合管廊、防灾减灾等城区专项规划,全面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多规合一”,严格规划执行监管,保证刚性落实。

第二,坚持高质量建设。巩固“三城同创”成果,积极筹备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加快建设金桥二期、盛世三期等房地产项目,全力推进金都名苑、俊峰国际等棚改尾留项目,依法整治“一房多卖”“搭车收费”等房地产领域乱象;完成郡安家苑市民活动中心、新党校教学楼建设;新建续建南环路、繁荣路等城区道路3条,新改建给排水管网17公里,改造非成套平房2280户、老旧小区3个、背街小巷30条,新建水冲公厕5座、垃圾转运站4座、爱心驿站10增设城区停车位,扩大燃气覆盖范围,建成运行园林苗木驯化基地,努力创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态田园县城

第三,坚持高水平管理。深入推进部门联动“大城管”格局,坚决破除城市管理难题;探索推行社区“微治理”,有效解决物业管理、暖费收取难等问题;合理规划便民市场,规范经营流动摊点,保持城市活力;加强二手车交易、农机具销售、电焊修理、废品收购等行业划行归市管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争创全国生态宜居县城示范县

(六)突出抓好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我们要敢为人先、先试先行,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人民。

第一,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三项重点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探索开发供应链金融、活畜抵押、动产质押等多种融资模式。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探索教育改革,聚焦教师主责主业,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健全医共体内部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建设紧密型医共体。

第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严格落实超时限办理问责制度,突出抓好“巴事快办”项目,动态维护“12345”知识库录入,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实现市、县、镇、村四级网络互联互通。深化乡镇体制改革,完成行政权力下放,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确保赋权接得住、用得好。

第三,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七)突出抓好社会民生事业,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高满意度的民生事业。

第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战略,精心组织新一轮校长竞聘工作,创新教师招聘机制,推进城乡教师编制统筹,加大培训力度,深化与名校交流合作,提高师资水平。强化教学管理,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树立鲜明激励导向,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和社会事务进校园,形成良性办学机制,大幅提升中高考成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一中新校区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繁荣城乡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完善意识形态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全国农区最具代表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区、全区一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丰富新时代乌兰牧骑惠民服务内容,建成图书馆、影剧院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办好各类品牌赛事,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深化“河套民歌之乡”创建成果,积极筹第四届中华诗人节,创建“中华诗城”。传承和弘扬好黄河文化、河套农耕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河套故事”“五原故事”。

第三,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深化“三医联动”,突出集团总医院龙头引领,明确各级医院职责和功能定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完成县医院、骨科医院搬迁。推进蒙中医院振兴和特色优势专科打造,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邀请专家名医坐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就医费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成吉康医养院,推进“医养结合”,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第四,更加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启动运行公共实训基地,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统筹做好润海源一期3000人、中能公司一期350人招聘工作,实现农民转移就业2.5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深入推进“根治欠薪”行动,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和管理,维护农民工、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召开全区退役军人工作现场会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第五,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高水平的社会治理。深入推行“网格化+微治理”、“九微警务”等社会治理模式,开展治安秩序“大提升”、交通秩序“大整治”、信访难题“大化解”、行业乱象“大治理”等专项行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扩大“雪亮工程”覆盖面,将三级综治中心打造成实践化平台,深入推进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五原。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强化“衣、食、住、行”市场监管,守好群众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坚决防止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第六,办好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所期、所想、所盼,我们经过公开征集、筛选对接和充分研究,初步确定候选民生实事12件,提请代表票决,我们一定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八)不忘初心不负众望,全面展示政府建设新作为。

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必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攻坚,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

第二,增强能力素质抓落实。加快转变思想观念,跳出五原看五原,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定位提标,锁定绿色高质量发展时间表、路线图;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解决工作难题;坚持目标导向,锲而不舍,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不扣地把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第三,严肃纪律作风抓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控“三公”经费,坚决反对“四风”,加强“四官”整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开展扶贫、人防、扫黑除恶等领域专项治理,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加班补助、休假调休等政策,完善谈心谈话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干部澄清正名保护办法,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第四,提升效率效能抓落实。树立“效率”意识,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敢于向不作为、慢作为亮剑,向低效率、低效能开刀,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督察督办,开展科级干部履职践诺、乡镇科局述职比武、村组社区比武争星活动,“撸起袖子”扛责任、“扑下身子”干工作,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高效政府。

第五,严格依法政抓落实。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务诚信建设。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向县委常委会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坚持公正执法法为民,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务实管用的“七五”普法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位代表,勇立潮头敢为先,乘风破浪正当时。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定力、一往无前,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