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正文
五原县司法局十个关键词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2022-04-01 15:43:00编辑: 司法局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自全区政法系统“迎接党的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五原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责,强化工作举措,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有效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讨论活动有序开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公开”。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五原县司法局关于征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意见建议的公告》,征集法治化营商环境中亟需解决的痛点堵点等14个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

二是“普法”。通过出动普法宣传车在县城街道、各小区巡回播放视频、音频资料,发放宣传单,引导群众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印制发放了扫码试听版“民法典十进宣传册”1000余份。

三是“走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武锐带领班子成员、律师、公证员、普法志愿者组成组成法律服务团深入到企业实地走访,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听取企业负责人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法律服务需求,精准把握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难点”,及时打通“堵点”,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更好的实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法治力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督查”。五原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深入辖区9个司法所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督查、排查、走访活动。采取上门入户和集中座谈的形式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掌握了社矫对象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和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进一步维护了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市场经营者和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纳谏”。五原县司法局邀请部分企业、行业协会、律师代表参加“大讨论”活动开门纳谏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分别结合日常生产经营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加强普法宣传、法律援助、行政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司法局将参会的代表聘任为特邀监督员并为其颁发了聘书。特邀监督员将协助监督和反馈司法行政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优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真正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六是“援助”。组织律师、法律援助工作人员采取深入工地、大型商贸市场、农民工聚居区、借助小区门口值守、工作人员进入商铺等方式宣传《法律援助法》、《劳动法》、《公司法》等法律知识,发放了“民法典十进宣传册”,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

七是“保护”。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对五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办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从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执行和结案、案卷归档等方面对案卷逐项审查,采取现场审查、现场评分、现场反馈、现场指正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水平,有效维护知识产权人与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八是“化解”。塔尔湖司法所成功化解一起蜜瓜种植合同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到种植大棚现场勘查,到村里了解,详细调查案件事实。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司法所办公室进行调解。经过司法所干警多次的耐心疏导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涉案公司答应给农户部分款项作为蜜瓜的损失赔偿,维护了农民和企业双方的共同权益,为推动五原县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九是“维护”。3月15日,五原县司法局在摩尔城门前开展了以“共促消费公平”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发放《宪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法律援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宣传材料,并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份,发放宣传用品500份。十是“反馈”。召开“大讨论”对照检视研讨交流会。武锐同志代表领导班子对照“九个是否”深入检视剖析。 针对在开门纳谏中征集到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法治宣传不深入、不具体、针对性不强,普法形式单一,法律术语专业性强,群众缺乏深入理解”等问题,司法局迅速行动,立行立改,整改情况及时回应市场主体。 

下一步,五原县司法局将紧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线,着力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注重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心聚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保存〗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