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
2021-12-06 11:50:58编辑: 信访局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为进一步规范我局依法分类处理信访工作,保障信访人合理合法诉求在法律程序和框架下得到合理合法解决,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文件精神,结合我局最新权责清单,特制定五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

一、信访来源

本清单信访诉求指自治区信访局转办、群众到我局走访、来信、网上信访和领导信箱留言等渠道寻求我局给予解决的信访诉求。

二、信访分类原则

(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二)诉访分离,分类处理

(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四)公开、公平、公正、有序、便民、规范

三、信访诉求分类

(一)不服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设立、变更审批;举办营业性演出审批;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设立和变更的审批;文化类社会团体登记(成立、变更、注销)的前置审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许可。

2.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二)不服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的行政确认行为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传承基地认定。

2.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三)不服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不服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

2.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娱乐场所管理办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

(四)不服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或者由文化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取缔,查封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 

2.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五)不服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的其他行政行为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文化类社会团体年检初审、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初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备案。

2.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六)检举文体旅游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反映索取或收受贿赂;违反法定权限实施行政许可;违反规定办理招投标等;反映党员干部热衷虚名造政绩,树“形象”,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买官卖官,任人唯亲,违规提拔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项目,为亲属或关系户谋取利益;多占住房,超标配车,公款吃喝旅游,生活奢靡等不良作风。

2.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

(七)文化和旅游系统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机关、事业单位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有关人事处理不服。

2.法定途径:内部申诉。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申诉规定(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20号)、《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45号)等。

(八)文化和旅游系统内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

1.具体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聘用合同,以及因执行国家、省和本单位依法规定的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培训、经济补偿或者赔偿等发生的人事争议。

2.法定途径:申请调解仲裁。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

(九)检举控告违法行为,要求文化和旅游部门作出行政处罚行为

1. 具体信访诉求

主要包括: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逾期未办理备案手续;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变更名称、地址、域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业务范围的,未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等行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等行为;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等行为;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的,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等行为;导游在执业过程中擅自安排购物活动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等行为;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造成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未经审批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

2.法定途径:行政处罚举报。

3.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娱乐场所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等。

四、不予受理信访事项

(一)不属于我局法定职责范围的,依规告知不予受理或引导向相关处理的行政机关提出。

(二)依法应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信访事项,及已经、正在或依法应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诉求,依规告知不予受理,或引导向有关行政机关处理提出。

(三)信访事项已经由下级文旅部门受理或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又向上级文旅部门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

(四)信访人对复查复核有疑义的,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

(五)信访人超过法定申请期限30日后提出复查复核申请的信访事项。

保存〗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