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2021度决算公开
2022-09-09 17:23:00编辑: 财政局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2021年度决算公开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 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二、部门(单位)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202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二、关于2021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收支情况总体说明

(二)关于2021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关于2021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关于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关于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关于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关于2021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八)关于2021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九)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关于2021年度项目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十二)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十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二)部门决算中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三)部门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决算公开联系方式及信息反馈渠道

第五部分 部门决算公开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及政府采购支出信息表

 

  

第一部分 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城市绿化和园林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划;研究拟订五原县城区绿化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参与拟订园林发展战略和规划,指导园林绿化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2、负责五原县城区园林绿化市场监督管理责任;组织拟订    有关政策、准入制度、技术标准等措施办法并监督实施;指导    及有关设施规划和管理工作;承担五原县城区绿化行业管理工作。

二、部门(单位)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1.五原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为五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正科级。人员基本情况在职在35人,离退休8人等。

(注:本单位无下属单位

2.从决算单位构成看,纳入本部门2021年度部门汇总决算编制范围的预算单位共计1家,详细情况见表:

序号

单位名称

1

五原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202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21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计8,277.34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收、支总计增加7,450.91万元,增长901.57%,变动原因:苗款、养护种植等费用不在预算内,为后期追加

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计7,027.34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收、支总计增加6,200.91万元,增长750.32%,变动原因:苗款、养护种植等费用不在预算内,为后期追加

二、关于2021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收支情况总体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收入总计8,277.34万元,其中:本年收入合计8,276.6万元,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0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0.74万元;支出总计8,277.34万元,其中:结余分配0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与2020年度相比,收入支出总计增加1,388.02万元,增长20.15%,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绿化面积增大,树木的成长、浇水、施肥、杀虫、修枝剪叶等日常管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二是工资福利增加.

(二)关于2021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收入合计8,276.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026.6万元,占84.9%;其他收入1,250万元,占15.1%。

(可用饼图显示本年收入结构图)

1:收入决算图图片1.png

 

财政拨款收入7,026.6万元,占84.9%

其他收入1,250万元,占15.1%

(三)关于2021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支出合计8,277.3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702.28万元,占20.57%;项目支出6,575.06万元,占79.43%.(可用饼图显示本年支出结构图)

2:支出决算图

 

 图片2.png

 

基本支出1702.88万元20.57% 

项目支出6,575.06万元79.43%.

(四)关于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计7,027.34万元,其中:年初结转和结余0.74万元;支出总计7,027.34万元,其中: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与2020年度相比,收入支出总计增加1,132.34万元,增长19.21%。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绿化面积增大,树木的成长、浇水、施肥、杀虫、修枝剪叶等日常管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二是工资福利增加。

 

(五)关于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合计6,957.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702.28万元,占24.47%;项目支出5,254.77万元,占75.53%。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957.05万元。与年初预算相比,增加6,130.62万元,增长741.82%,变动原因:一是随着绿化面积增大,树木的成长、浇水、施肥、杀虫、修枝剪叶等日常管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二是工资福利增加。

 

(一)一般公共服务(类)

1.人大事务(款)行政运行(项)。年初预算824.43万元,决算支出8,277.3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决算数与年初预算数的差异原因:一是随着绿化面积增大,树木的成长、浇水、施肥、杀虫、修枝剪叶等日常管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二是工资福利增加。

 

(六)关于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702.2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00.72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较上年增加171.32万元,主要原因是:补发以前年度各种工资;公用经费1,201.5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劳务费、维修费较上年增加793.26万元,主要原因是:树木的成长、浇水、施肥、杀虫、修枝剪叶等日常管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七)关于2021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为8.4万元,支出决算为0.11万元,完成预算的1.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为5.6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预算为2.8万元,支出决算为0.11万元,完成预算的3.91%。2021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与预算差异情况的原因:一是减少接待公出用车。

2、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0.11万元,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占三公经费支出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0.11万元,占100%。具体情况如下: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全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车均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支出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0万元,车均运维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公务接待费支出0.11万元。其中:国内公务接待费0.11万元,接待5批次,共接待30人次。主要用于一是学习培训用餐;国(境)外接待费0万元,接待0批次,共接待0人次。公务接待费支出较上年减少0.23万元,主要原因是减少接待用餐。

 

(八)关于2021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70.29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9.71万元,下降29.71%,变动原因:政府性资金减少;支出决算70.29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9.71万元,下降29.71%,变动原因:政府性资金减少

(九)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

(十)关于2021年度项目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部门(单位)预算安排项目0个,实施项目3个,完成项目3个,项目支出总金额6,575.06万元。财政本年拨款金额5,325.06万元,财政拨款结转结余0万元,其他资金结转结余0万元。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21年度政府采购支出合计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比2020年增加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比2020年减少285.48万元,降低100%,主要原因是:没有政府采购工程;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比2020年增加0万元,增长0%。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合同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合同总额的0%。

(十二)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部门2021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万元,比2020年增加0万元,增长0%。

 

(十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24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24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没有变动。2020年增加(减少)0台(套),没有变动;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2020年增加(减少)0台(套),没有100万元以上设备

三、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我部门(单位)组织对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二级项目 1个,共涉及资金 826.43 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100%组织对“五原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项目 1 个项目开展了部门评价

(二)部门决算中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我部门今年在在部门决算中反映1个项目1个项目的绩效自评结果。

1.项目自评综述: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自评得分91分。全年预算数为826.43万元,执行数为826.4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产出指标很好的完成。。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简述)。下一步改进措施:(简述)。

 

(三)部门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评分标准

自评得分

 

 

 

10分)

目标

设定

5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3分)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分)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1分)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1分)

3

绩效指标明确性

2分)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0.5分)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0.5分)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0.5分)

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0.5分)

2

预算

配置

5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1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①在职人员控制率达到100%(1分)

②在职人员控制率范围控制在100%—50%(0.5分)

③在职人员控制率超出100%或低于50%(0分)

1

“三公经费”变动率

2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①变动率-5%及以上(2分)

②变动率5%-(-5%)(1分)

③变动率5%以上(0分)

2

重点支出安排率

2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①重点支出安排率50%以上(2分)

②重点支出安排率20%—49%(1.5分)

③重点支出安排率低于20%(1分)

2

 

 

 

45分)

预算

执行

24分)

预算完成率

4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预算完成数: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单位)预算数。

①预算完成率90%以上(4分)②预算完成率80%—89%(3分)

③预算完成率70%—79%(2分)④预算完成率50%—69%(1分)

⑤预算完成率低于50%(0分)

4

预算调整率

2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预算调整率=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的得2分;每高于要求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每低于要求3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委行署临时交办的重大事项而产生的预算调整除外)

2

支付进度率

3分)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单位)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单位)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①支付进度率90%以上(3分)②支付进度率80%—89%(2.5分)

③支付进度率70%—79%(2分)④支付进度率60%—69%(1.5分)

⑤支付进度率50%—59%(1分)⑥支付进度率低于50%(0分)

3

结转结余率

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①结转结余率低于20%(3分)

②结转结余率20%—29%(2分)

③结转结余率30%以上(1分)

3

结转结余变动率

2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①结转结余变动率低于0%(2分)

②结转结余变动率0%—30%(1分)

③结转结余变动率30%以上(0分)

2

公用经费控制率

4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①公用经费控制率≤100%,(4分);

②公用经费控制率达到100%-105%之间,(2分);

③公用经费控制率≥105%(0分)

4

“三公经费”控制率

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10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的得3分;每高于要求2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若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或实际支出数比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或实际支出数有增长的,得0分)

3

政府采购执行率

3分)

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执行率=100%为达到要求,达到要求得2分(按年初采购计划采购所节约的资金视同达到要求),每低于要求5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采购资金是否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进行支付(1分)。(注:若预算单位没有政府采购预算且没有发生实际采购行为的,得满分;若预算单位没有政府采购预算但发生实际采购行为的,或者超出采购预算的,不得分)

3

 

 

 

45分)

预算

管理

13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3分)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1分)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1分)

3

资金使用合规性

5分)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1分)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1分)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1分)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1分)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1分)

5

预决算信息

公开性

2分)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

2

基础信息完善性

3分)

部门(单位)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1分)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1分)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1分)

3

资产

管理

8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3分)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1分)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1分)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1分)

3

资产管理安全性

3分)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①资产配置是否合理;(1分)

②资产保存是否完整;(0.5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0.5分)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0.5分)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0.5分)

3

固定资产利用率

2分)

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①固定资产利用率90%以上(2分)

②固定资产利用率70%—89%(1.5分)

③固定资产利用率50%—69%(1分)

④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于50%(0分)

2

 

 

 

30分)

职责

履行

30分)

实际完成率

8分)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①实际完成率90%以上(8分)②实际完成率80%—89%(6分)

③实际完成率70%—79%(4分)④实际完成率60%—69%(2分)

⑤实际完成率50%—59%(1分)⑥实际完成率低于50%(0分)

7

完成及时率

7分)

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单位)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①完成及时率90%以上(7分)②完成及时率80%—89%(5分)

③完成及时率70%—79%(3分)④完成及时率60%—69%(2分)

⑤完成及时率50%—59%(1分)⑥完成及时率低于50%(0分)

5

质量达标率

8分)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①质量达标率90%以上(8分)②质量达标率80%—89%(6分)

③质量达标率70%—79%(4分)④质量达标率60%—69%(2分)

⑤质量达标率50%—59%(1分)⑥质量达标率低于50%(0分)

4

重点工作办结率

7分)

部门(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①重点工作办结率90%以上(7分)

②重点工作办结率80%—89%(5分)

③重点工作办结率70%—79%(3分)

④重点工作办结率60%—69%(2分)

⑤重点工作办结率50%—59%(1分)

⑥重点工作办结率50%(0分)

5

 

 

 

15分)

履职

效益

15分)

经济效益

3分)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3

社会效益

5分)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5

生态效益

2分)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5分)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①满意度90%以上(5分) ②满意度80%—89%(4分)

③满意度70%—79%(3分)④满意度50%—69%(2分)

⑤满意度低于50%(1分)

5

     

91.00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等。各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经费、从非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事业单位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金额。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支出预算因客观条件变化未执行完毕、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七)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以及从非财政拨款结余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等。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未全部执行或未执行,结转到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或项目已完成等产生的结余资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除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未包含行政单位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部门,参照此口径公开本部门的日常公用经费,并与预算公开保持一致。

(十四)工资福利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十五)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

(十六)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十七)资本性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构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第四部分 决算公开联系方式及信息反馈渠道

本单位决算公开信息反馈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文燕    联系电话:0478-5252689

五原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2021度决算公开.xls

 

 


保存〗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