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党发【2008】14号《巴彦淖尔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工业园区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批准五原工业园区为市级工业园区,巴政办字【2009】59号《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五原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批准实施五原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五原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2007年,聘请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编制了五原工业园区一期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园区北靠110国道、南距包兰铁路24公里、京藏高速公路22公里,跨入“呼包鄂金三角”两小时时空圈。园区内土地平整,水、电供给充足,基础条件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一、发展现状
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园区建设总投资8亿元,现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实施道路、通讯、电力、管网、绿化、亮化、供热、供汽、污水处理工程。园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三化”,完成了“四横四纵”路网格局建设,园区总体框架基本形成,规模大幅扩张,品位全面提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为项目引进和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目前,入园企业56户,投产企业26户,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
二、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
到“十二五”末,入驻园区企业超过15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80-210亿元,增加值达到60-70亿元,税收达到8-10亿元,就业规模达到30000-40000人。
要积极加快融入呼包鄂经济圈步伐,参与打造沿黄经济带。一是要扩规建园。瞄准产业定位,突出功能特点,五原工业园区要扩规到33平方公里,详规15平方公里,2012年上半年可完成规划成果报告,着力打造园区优质承载平台。二是要大力发展非资源性产业。要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北联南开”发展战略,向北承接蒙古国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关联产业。三是依托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巴彦淖尔机场、西甘铁路等重大交通干线,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积极融入呼包鄂经济圈,参与打造沿黄经济带。四是要继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引进大的农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五是着力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巴彦淖尔市政府已将五原工业园区晋升自治区级园区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三、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截止2011年,园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增加值达到11.5亿元,税收达到1.988亿元,就业规模达到3800人,园区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招商引资的窗口和全市生物化工、生物能源、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物流的重要承载园区。依托中世联10.5万吨蓖麻籽深加工、福润200万口生猪屠宰加工、渔蒙家、乌珠穆沁百万只肉羊分割、河套酒业5000吨清香型白酒、内蒙古嘉源生物科技公司4000吨果蔬糕及26吨番茄红素项目、金葵4万吨葵花饮料、东源100万条羊绒围巾、葵花炒货剥仁等项目,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依托梁山挂车3000辆专用车制造、鸿发3300台农业机械制造、天佑轮胎4万条轮胎翻新等项目,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依托中旺科技1500吨多晶硅项目和上海爱家集团公司投资的内蒙古光轩新材料有限公司1万吨多晶硅项目,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中兴能源10万吨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嘉禾6万吨有机肥、幸福和庄30万吨复合肥等项目,全力推动生物能源、生物化工产业发展;以巴运物流为平台,依托包兰铁路、京藏高速、西甘铁路、黄河大桥、巴彦淖尔机场等重大交通干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商贸流通中心。尤其是要优先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通过引进大的农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为呼包鄂经济圈提供农牧业产业后盾。把工业园区建成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工业发展的示范区、城镇发展的新型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近三年主要指标
园区企业2009年实现产值37亿元,增加值4.2亿元,上缴税金0.65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增加值6.9亿元,上缴税金0.825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增加值11.5亿元,上缴税金1.988亿元,安排就业3800人。
五、重点企业概况
1、鸿鼎农贸市场。2001年开始建设,2002年投入运营。市场占地面积41.6万平方米(合624亩)。至现在市场内共建成商业门市449个,存储库房2.5万平方米,餐饮娱乐服务区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200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副产品定点市场”。 2006年经商务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审核、论证,鸿鼎农贸市场被核准为“双百市场工程”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实施单位,是内蒙古西部区和全国农产品流通最重要的载体和晴雨表。
市场内主要经营销售各类葵花籽、籽瓜籽、白葫芦籽、小菜籽和其它农畜产品。各类瓜籽的经营销售辐射新疆、宁夏、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广西、江西、山西、河北、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以及韩国、越南等地。进入市场经营的大型企业有安徽的华泰集团(内蒙古太阳花食品公司洽洽瓜籽)、真心食品、蒙源、科利昇、蒙龙等企业。
鸿鼎市场年经营销售各类瓜籽8亿斤,其它农畜产品交易额5亿元,总营销额达25亿元以上。市场内现有农副产品购销经纪人1200多人,收购旺季超过2000多人,各类劳务人员5000余人。近年来市场经营户购进各类筛选机械、色选、脱壳设备1100余套,由单一购销原料发展为原料粗加工、深加工模式,极大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内蒙古中旺科技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200亩,一期建成年产500吨多晶硅生产线,完成投资3.2亿元,2012年计划实施二期工程(年产3000吨多晶硅),预计总投资15亿元,项目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生产多晶硅,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上缴税金2.7亿元。该项目的实施,为引进上游原料生产企业和发展单晶硅、半导体、太阳能等下游光伏产业提供了可能,为打造硅产业链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五原县突出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支撑项目。
3、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五原分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清香型白酒项目, 2011年上缴税金1200万元。达产后,年产值2.8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7200万元,所得税750万元,利润1900万元。
4、中兴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10万吨甜高粱茎秆制燃料乙醇项目。以打造非粮生物能源全产业链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和生物能源研究、能源项目投资和能源投资管理、农产品种植和销售、农业及新能源技术和技术信息开发、咨询、服务等业务。年生产10万吨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亩,计划总投资1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3.5亿元,一期工程计划投资4.18亿元,实施年产3万吨级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先进技术集成项目。项目于2010年4月奠基开工, 9月份建成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利用边缘性土地150万亩,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0万吨。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5、五原县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项目。该项目引进江苏雨润集团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28000万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年加工30万头生猪;二期达到200万头。目前完成投资1.7亿元,目前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及装修工程、设备安装完成75%,办理QS认证等手续,计划春节前试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0亿元,税金1亿元。可有效促进河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1万户农民从事生猪养殖业,每年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
6、内蒙古东源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投资8500万元,建成年产20万件羊绒衫50万条羊绒围巾100吨无毛绒生产线项目,引进国际高技术水平的全自动电脑编织横机,利用阿尔巴斯白山羊及二郎山白山羊绒,生产高档针织产品,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目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创汇能力。达产后,年产值2.6亿元,税金1100万元,利润1520万元。
7、内蒙古真心食品公司。全国著名炒货企业,炒货能力5万吨,2011年累计生产炒制瓜籽23577吨,实现产值17868万元,上交税金919.45万元。
8、内蒙古太阳花食品公司。全国知名炒货企业洽洽食品公司子公司,炒货能力5万吨,2011年累计生产香瓜子9620吨,实现产值11051万元,上交税金748.57万元。
9、蒙源粮油食品公司。全国最大葵花剥仁企业,2011年累计生产葵仁24042吨,实现产值19109万元,上交税金103.5万元。
10、巴运公司五原物流园区。2010年建成运行,是集汽车修理、配件销售、信息服务、停车理货、仓储配送、汽车销售、驾驶员培训考试及餐饮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该企业总占地300亩,总投资1.5亿元。建成巴彦淖尔市东部区最大的驾驶员培训学校,建成各类汽修、汽配门点142个14000平方米;信息门点、住宿休息室144个8250平方米,一汽4S店1500平方米,硬化广场5.5万平方米。目前运行良好,对于增加就业、提高物流运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