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园区 >正文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五原县: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022-12-08 10:54:00编辑: 五原县融媒体中心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五原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扛起“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粮食大县”三面旗帜,聚焦“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按照“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多渠引水、长效管理”的原则,变“猫冬”为“忙冬”,加快建设6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总引擎”

塔尔湖镇继光村10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场

塔尔湖镇联丰村一组2000亩高标准联体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现场

塔尔湖镇金丰村10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场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五原县坚持党建引领,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主线,以建立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探索推行支部领办、党群共建、抱团发展、规模经营的发展新模式,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点11个,因村制宜发展土地股份型、养殖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型、劳务服务型、旅游服务型、置业型“六种类型”合作社,农民入股1267人,入股资金达1520.9万元,入股社员人均增收3160元。全县11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政府主导,筑牢产业振兴“新支撑”

银定图镇3000亩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场

园区是引进企业、发展产业、集聚要素的重要载体。五原县将园区建设作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中,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对园区建设实行专人负责、专项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不误农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6个千亩以上设施农业粮食园区与当前138个农业园区有效融合,初步构建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各级交通干线为延伸,辐射全县域的产业园区布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6个千亩以上设施农业粮食园区,全部植入“六新”要素,配套高标准农田4.5万亩、推广高效益品种73个、联农带农3200户,示范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农户亩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企业主体,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

和胜乡和丰村50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胜丰镇项目区建设现场

和丰50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胜乡项目建设现场

五原县充分发挥企业建基地、带农户、接市场的独特优势,积极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先试先行探索项目建设新模式,将有效衔接资金按照“区指导、市统筹、县审核、镇审定、村议定、群众监督”的方式,统一建设拱棚,统一聘请监理对材料、工程等环节全程把关,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每座拱棚可节约7000元左右。先试先行探索运行新机制,选择有实力、好口碑的企业,统一运营项目,三年后,由企业回购,回收资金后,建立项目“周转池”,确保资金安全。园区坚持“宜粮则粮”“宜特则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种植小麦、玉米、小麦套玉米、糯玉米、辣椒、香瓜等,确保亩均效益最大化。

长效管理,管出农民幸福“新生活”


新公中民利村5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场

园区重在建设,贵在管理。五原县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园区在项目争取、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运营前,由乡镇议、群众选,评选不合格的,坚决剔除;运营中,定期组织县、镇、村、组不同层面代表进行分析研判,风险较大的,及时指导调整;运营后,结合联农带农模式,在优先保障农户利益的基础上,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会审,低于预期目标的,不予续约。同时,健全大社会服务机制,让各类人才、各方力量包企业、包园区、包乡镇、包产业,推动实现从农业单一式服务,向“惠企利企、发展产业、壮大集体、联农带农”全方位服务转变,全力构建社会化服务新格局。此外,注重园区功能拓展,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到园区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衔接、乡村治理、电子商务、文化旅游、村集体经济等有机结合,切实走出一条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下一步,五原县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乡村振兴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存〗 【返回顶部】【关闭